慕色时事资讯,12月23日消息,电子烟行业仍在快速增长,但受到新政影响,落后于海外增长。新政实施后,行业将何去何从?电子烟创业者关注的主要焦点是不久前颁布的电子烟新政。尽管企业家们对接受监管持乐观态度,但他们仍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。
新政把电子烟当成香烟,加强监管。从生产到渠道再到终端,广告宣传都有标准,整个行业可能会被重塑。
论坛发布了《电子烟行业蓝皮书》。 2021年,国内电子烟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97亿元,同比增长36%;国外市场零售规模为800亿美元,同比增长120%,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5%。海外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国内市场。 2021年国内电子烟出口规模有望达到1383亿元,同比增长180%,其中一半以上出口美国,其次是欧盟和俄罗斯。
国内电子烟龙头三季度增速环比下滑,业内人士认为是受电子烟政策影响。同样,产业政策也是整个论坛的焦点。
有企业家表示,面对新政,有的业内朋友犹豫不决,有的朋友则表示要将工厂迁往国外。但他认为,应该客观、理性地看待监管。监管不是制约行业发展,而是让行业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,他认为以深圳为核心,辐射大湾区,是电子烟行业最肥沃的土壤.要积极拥抱监管,满足监管要求,自我调整。
这也是与会人员的普遍表态,积极拥抱监管,有的企业家认为,烟草专营权在1982年之前还没有开始,国内假冒卷烟猖獗,恶性竞争。加盟后,从渠道到生产都有控制,但行业还在快速发展,中烟现在已经是国际巨头了。
电子烟的前景也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。
有企业家认为,从行业的生命周期来看,电子烟才刚刚起步,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电子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。它是电子行业中一个非常好的品类,增长率很高。我们还必须增强信心。有企业家认为,与传统香烟相比,电子烟就像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。新能源汽车一定是大方向。
行业监管也引发了行业重心的变化。 2018年,互联网资本圈关注电子烟,主要集中在新兴的国产品牌上。对出口公司没有兴趣,现在重新强调出口公司。
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力认为,雾化行业终将享受伴随年轻消费者成长的红利。只要行业受益,减少危害,它就会以持续的活力和创造力继续爆发。雾化技术不断迭代,带动行业快速发展。从烟雾阶段,到开放式电子烟阶段,再到封闭式雾化电子烟,使用含尼古丁盐的电子烟一直流行至今。行业已经实现了两家千亿市值的公司,万亿市值的公司必将涌现。现在是开始,肯定会有很多机会。他认为雾化也有望出现在中草药、吸入新冠疫苗等更多方面。
深圳市麦威科技有限公司、FEELM事业群总裁韩继云表示,中国的电子烟专利占全球的90%,其中95%以上是制造出来的。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中国产品,是中国自主控制的。麦克威尔以华为为标杆。从明年开始,研发投入将占收入的10%,其中30%将用于基础技术。他还分享了公司生产管理的一些经验,如专业化、规模化、系统化、数字化。
座谈会上,有企业代表认为,虽然我国电子烟专利占比较高,但很容易被诉上法庭,陷入被动。一些研发不应该跟风。据了解,供热非燃烧技术掌握在国际巨头手中,其研发投入已达87亿美元。其他公司很难绕过专利墙。
此外,论坛还授予了RELX悦刻、魔笛等17家代表电子烟产品最高品质的“安”质检证书。该认证由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等标准发起。通过了涉及电池的雾化电子烟杆检测项目11项安全技术要求。电子雾化液涉及尼古丁(尼古丁)、杂质、重金属、羟基化合物、苯系物等32项理化指标,对感官指标进行检测评价,最终为公司出具了认证证书和安兴质量标志。